空间经济时代,入场的巨头们都在怎样玩?

[宇辰导读]地信行业开启“战国”年代。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随着华为即将获得甲级测绘资质消息的传出,入场地理信息行业的巨头光环从BAT的“三家分晋”,即将变为HBAT竞逐的时代。

群雄逐鹿的队伍看上去正越来越长,地信行业一如进入“战国”纪年,滴滴、商汤也在抢滩登陆的行动中跑到了前排。

7月9日,在泰伯网主办的WGDC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开幕式上,围绕地理信息这条赛道,各方以“新空间经济时代”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流量明星之一的阿里巴巴,公司生态早已不止于电商,也不止于技术,还有大量的商业服务,也是未来空间数据应用商和空间数据服务商。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说,过去两三年阿里在空间数据服务的主要行业,包括农业、规划、自然资源的 探索 ,“我们不是为了做应用,是想证明数据闭环需要一个平台模式。”

阿里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跟地理空间信息行业做融合?不仅因为智能手机改变了智能服务产业以及 社会 交往的方式,而且科学研究的底层依赖数据革命和算法创新,以及算力的增强。这也给空间领域,量子技术的模拟,人工智能的神经 *** 、深度学习带来空前的机遇。“今天最重要的红利在 科技 创新,是科学、技术、产业、 社会 四者的融合。”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图 来源宇辰网

从60年代开始的IT产业,到2000年代智能手机发明之前,本质上是一种记录的革命,把原来记在纸上的东西以结构化的 *** 记录在系统中。过去十年最重要的事是乔布斯发明了APP Store的模式,数十亿人用这样的软件进行分发,整个互联网模式也在重组,这是零门槛的分发革命。“今天所面临更大的环境是物理世界在智能化。”随着AI、区块链以及算力和算法等的崛起,带来城市物理世界、农业、水利等空间资源的应用。

由于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里的认知能力,可以实现物理世界、城市交通、产业之间的协同,人类无法用自己认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逐步的逼近。现在,将各种各样的资源全部存储到云端,还可以在上面创造价值。但无论是5G的低延时,还是AI的算法能力,所有技术的本质都是要变成服务。

泰伯网首批产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战略发布会/图 来源宇辰网

一切智能皆为服务,而云服务就是最基础的存在。

三年前,阿里开始做城市大脑,通过大数据的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去智能调控城市交通,让救护车可以用一半的时间达到城市的救护单元,却并不影响城市的通行效率。在农业领域,阿里利用遥感技术精准地对农作物长势进行预测,形成了一系列方案。在遥感领域,阿里也与国土资源部部分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图像来进行对于空间位置和建筑物的观测,以及对变化的观测,包括新增建筑的提取等。而专注云服务的阿里云,则是该司时空大数据的基础设施。

商汤 科技 遥感事业部总经理张琳/图 来源宇辰网

AI元年之后,最核心的是将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价值的提升。现在的阶段,正是处于机器超越大众,并且即将超越专家的阶段。根据IBM的报告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发展至40%以上。

商汤 科技 遥感事业部总经理张琳透露,目前商汤 科技 已经与行业中超过700多个顶级的行业头部合作伙伴进行深度的合作,建立了自己的AI生态圈,包括与各行各业的专家、企业进行深入的绑定,为各行各业垂直领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商汤目前也已经在全球超过10个国家实现商业落地,在过去 三四 年间营收规模达到每年300%-400%的增长。目前商汤 科技 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界更大的独角兽企业。”

过去几年,商汤的研发团队在三类主要的遥感解译算法中实现了大量的突破大势智慧测绘资质:之一类是关于小目标的检测。典型的是飞机、舰船、足球场等小目标的检测大势智慧测绘资质;第二类是土地利用的分类。如对建筑物的提取、路网的提取、水体的提取,也包括道路、绿化、植被等不同要素的提取,达到非常高的精度和速度要求;第三类在核心研发变化监测方面的效果。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章文嵩/图 来源宇辰网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章文嵩表示,在滴滴平台上,每一辆车每一秒钟都会上传GPS定位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因为业务的需要产生,其数据非常丰富。利用这些数据,滴滴可以做路径规划,按一天的计算一天会有700亿次,高峰的时候一秒钟会有400万次,这是全世界更大的量。“我们对实时计算要求非常高,服务器的规模也非常庞大,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非常多,以对路况进行实时计算,对未来的路况要做预测,对任意两点之间进行预测,对区域供需做预测。”公司先后跟济南交警、首都交警进行合作,以真正落地滴滴交通大脑。同样的案例在深圳龙华区、苏州等地也都有落地。

巨头之外,业界对于相关领域的认知,更加一针见血。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图 来源宇辰网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称,“地理信息如何融合于目前的自然资源大体系框架下,一是需要加大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二是要把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群众美好生活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要充分利用 科技 创新破局,采用整合式的创新战略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度。”

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余琦/图 来源宇辰网

此外,发展太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航天发展的大势所驱,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余琦说,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经济的提升,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太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良好环境。“自2010年立项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技术专项启动实施以来,数据源不断的在丰富。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分数据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与其他的民用卫星、遥感数据相配合,为遥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卫星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20多个行业、30个省域,在国土、环保、林业、农业、测绘等领域应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空间信息产业正在迎来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新时代。”

知卓集团董事长陶闯/图 来源宇辰网

根据知卓集团董事长陶闯的说法,目前95%以上的企业都没有拿过任何银行的贷款或风险资本的投资,这说明行业的主体还是小微企业。

而从产业发展角度,全球手机销量已连续6个季度下滑、中国 汽车 销量连续11个月下滑,但网民规模依然在增长、网约车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地图导航类用户同比增长强劲、 *** 和企业信息化加速……这些对于空间信息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机会。“未来的AI市场必须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方式。”未来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新零售等都将有着非常大的机会。

泰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玉璋/图 来源宇辰网

泰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玉璋在WGDC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对“新空间经济时代”的思考。

一是完整的信息空间产业链正在形成:随着火箭、卫星制造成本的下降,对地观测数据的成本也会降低,从而可以更快的激活下游的应用市场。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融合、智能服务的通导遥一体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2020年,北斗卫星将实现全球覆盖,大飞机、无人机,以及地面上跑的出租车、网约车也都将产生大量的适时数据。“一个完整的空间信息产业连今天正在形成,从上游的航天航空的装配制造,到中游的时空大数据,再到下游的整个智慧城市、智慧出行、自然资源、智慧农业、智慧海洋、智慧商业、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一个更加新的更加广阔的时代,一个新的空间经济的时代正在来临。”

二是行业垂直市场将会孕育出更多新机会。随着完整的空间信息产业链的形成,空间信息将逐步下沉,成为整个 社会 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据不完全统计,跟空间信息有关的行业和应用领域超过50个,尤其是空间信息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融合,将加快这些领域的变革,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业垂直市场将会孕育出更多独角兽和上市公司。

End

无人机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植保无人机的优势:

植保无人机的高效、安全正在逐步改变中国传统农业的现状。以大疆农业的最新植保无人机 T40为例,每小时作业320亩 ( 大田 )/60亩 ( 果树 )/1.5吨肥 ( 播撒 ),是人工效率的数十倍。

植保无人机的就业前景:

中国18亿亩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植保机无人飞手的市场需求非常广阔。据了解,目前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市场价格大部分在每亩作业5-20元之间,旺季每台机器的收入可以达到2000元/天以上。慧飞基于大疆创新的专业平台,将持续不断地搜集国内各用人单位对无人机岗位的需求,并实时分享给学员。慧飞的学员具备一段实际操控植保无人机的培训经历,其毕业证书作为简历上的闪光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认可。

农业生产的进步,离不开技术创新。

DJI 大疆农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全球用户提供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智能高效,引领未来农业

先进的农业智能装备,完善的生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决策系统,为农田规划、作物监测、病虫害防治、农事管理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植保作业-T20 植保无人飞机

可对水稻、小麦、玉米、柑橘、棉花等作物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作业。

播撒作业-T系列播撒系统2.0

搭配植保无人飞机,可对固体颗粒肥、种子等进行播撒作业,适用于水稻直播、草原补种、油菜播种、扬肥等多作业场景。

农田测绘-精灵 4 RTK

辅助农田 GIS 系统可视化建设及属性管理,记录农田环境变化,为精准农业提供基础地图,为农田规划提供依据,为处方图等精准农业方案提供数据。

作物监测-精灵 4 多光谱版

通过采集多光谱数据,快速获取农作物各生长阶段指数,对农作物长势进行实时监测,帮助用户迅速发现病虫草害,针对性采取植保措施,精准管理。

建图规划-大疆智图

可对农田、果园、山林环境进行模拟重建,对多光谱数据进行建图分析,为变量喷洒/施肥作业提供处方图,规划自主作业航线,帮助用户全面提升作业效率。

植保管家-大疆农业服务平台

专为飞防植保作业设计,APP 端拥有数据报表、作业记录、售后服务、线上教学等诸多实用功能,PC 端更支持统防统治管理功能,帮助用户高效开展植保作业。

数据管理与分析-大疆农业数据沙盘

为政企用户提供全方位农业植保数据监管与分析服务,支持大疆植保无人机以外第三方设备的接入,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专项服务。

解决方案

DJI大疆农业不仅提供先进的农业智能装备,还为农场主、种植户、农业合作社、农业服务机构等客户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从播种到收获,让农业从业者省时省力又省心。

粮食作物解决方案

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为农业从业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田间管理方案,降低运营成本,提产提质增收。

经济作物解决方案

对棉花、柑橘、苹果、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为农业从事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田间管理方案,降低运营成本,提产提质增收。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06-24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77号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基地建设项目二期B18栋8层01、02室。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0303411608L,企业法人黄先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从事测绘、遥感、信息、文化科技产品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 *** 、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无人机、传感器及配件的研发、生产、租赁、批发兼零售;航空摄影测量机遥感技术服务;文物保护及数字化工程服务;仪器仪表、计算机软硬件、测绘专业设备、办公用品的研发、生产、租赁及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 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信息系统集成;三维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服务。(依法须经审批的项目,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83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